阿里 |
①合伙人制度为最高决策机构,选拔标准重价值观(需入职5年以上、认同文化)②组织文化强调“客户第一”,曾以“六脉神剑”价值观凝聚员工③吴泳铭推动“年轻人提上来”,95后基层管理者涌现 |
合伙人团队(17人,需13人以上赞成票),聚焦文化与战略传承,蒋凡等中生代进入核心层 |
内部培养与外部吸纳结合,注重文化认同,彭蕾提出“合伙人体系与管理体系分离” |
合伙人瘦身,非一线业务者退出,文化与业务平衡面临挑战 |
拼多多 |
①集权式扁平化管理,仅两个事业群(主站电商、多多买菜)②层级极简(一级主管、二级主管、小组长、员工),总人数不足8000人③花名文化,基层员工权限小、指标细化 |
黄峥把控战略方向,虽卸任CEO/董事长,但通过“超级大脑”决策,影响多多买菜等关键业务 |
核心团队多为黄峥校友,强调“信任”与“一致性”,外部吸纳少 |
管理哲学贴近X理论,以高薪酬、期权激励为主,员工执行性强但面临耐心消耗 |
美团 |
①事业群+事业部架构,两大事业群、四大事业部、三大平台,不拆分业务②核心决策小组(S-Team 8人)+委员会体系(10余个,仿腾讯) |
S-Team(王兴、穆荣均等)负责重大决策,王兴聚焦战略与投资,关注美团优选细节 |
内部培养为主,高管多从战役中筛选,技术背景务实,引入中高层需大平台经验 |
强调“苦练基本功”,学习华为《熵减》与亚马逊“逆向工作法”,组织效率与科技转型并重 |
字节跳动(抖音为例) |
①倒“F”型架构:纵轴4大业务+垂直中心,底层4大中台(增长、工程、算法、商业化)②中台与业务动态转化,如直播中台、影像中台孵化剪映 |
张楠主导抖音BU,强调“阵地意识”而非“领地意识”,数据与产品细节驱动决策 |
“大中台+小前台”模式培养中层,但高层综合能力受限,2021年成立6个BU以优化 |
中台“变薄”与模块化,提升灵活度,张楠关注ROI与危机意识 |
京东 |
①大一统转向“积木化”架构,前台+中台+后台,Big Boss模式下放权力②京喜事业群独立运营,片区管理制收缩战线 |
刘强东拥有绝对话语权(持股14.6%,投票权76.9%),SEC(各业务负责人)负责战略执行 |
管培生制度(2007年起)培养管理层,刘强东参与前6届,高管轮岗制促进人才流动 |
定位“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公司”,文化元年(2019年)汰换高管,推行“京东家法”统一价值观 |